王晶首揭张国荣自杀三大原因,引发多方争议

发布于:2025-07-12 阅读:2
近日,导演王晶透露张国荣自杀三大原因:转型导演遇挫、抑郁症、情感取向遭舆论压力。不过,其说法遭质疑,经纪人称张国荣去世前事业稳定,精神专家也表示抑郁症成因复杂。这让大众再次审视张国荣的一生,提醒关注心理健康与舆论环境对公众人物的影响。

2003年4月1日晚上6时43分,张国荣因抑郁症发作从香港文华东方酒店二十四楼坠楼,终年46岁。近日,导演王晶在访谈中首度披露张国荣自杀的三大核心原因,这一揭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张国荣

王晶提到,张国荣生前最后阶段正筹备一部由内地“某位大哥”投资的巨制电影《偷心》,他为此全身心投入,亲自参与剧本创作、完成300页分镜,甚至抵押房产填补资金缺口,还联系好了演员胡军、宁静等人。然而,就在电影即将开机之际,投资人因经济犯罪入狱,项目瞬间夭折。对于一向重承诺的张国荣而言,不仅梦想破灭,更觉得无法向答应出演的演员朋友们交代,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情绪低落到了极点。

张国荣长期受抑郁症困扰是王晶提及的第二个原因。张国荣所患的是生理性抑郁症,这种疾病由大脑化学物质失衡导致,发作时身体会承受“被撕裂般的剧痛”。但由于当时社会对抑郁症认知匮乏,且张国荣惧怕媒体渲染“精神病”标签,他选择拒绝公开就医,仅仅依靠药物维持,并且服药也并不规律。有亲友曾透露,早在2002年张国荣就曾自杀未遂,可见其病情积累已远超外界想象。

抑郁症

另外,张国荣长期遭受舆论暴力也成为他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从出道早期被批“不会唱歌”,到《英雄本色》上映时演技遭观众嘘声,再到1997年公开与唐鹤德的感情后,不断遭受恶意与偏见。特别是他的“热・情演唱会”,其大胆前卫的造型被港媒恶意抨击为“妖气冲天”。在颁奖礼上,也会遭到对手粉丝的攻击。完美主义的张国荣,在长期的舆论绞杀下,内心逐渐崩解。

不过,王晶的此番言论也引发了不少争议。张国荣生前从未与王晶有过合作,甚至张国荣还曾公开表示“遗憾不拍王晶电影”,暗示两人理念不合。而且王晶用“硬捧红”形容张国荣走红,也被众多网友批评是在贬低张国荣的艺术成就。再者,精神科专家也强调,抑郁症是由多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不能简单地将自杀原因归结为某几个单一事件。

舆论压力

张国荣在华语乐坛和影坛都有很高的地位,是殿堂级别的存在,他的《霸王别姬》等作品艺术成就极高,受到全球影响力。他的离去是娱乐圈的巨大损失,我们更应该记住他留下的作品和他的好,而不是纠结那些没有根据的猜测。同时,这也提醒着人们要关注心理健康以及舆论环境对公众人物的影响。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张国荣 王晶 自杀原因 抑郁症 舆论压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