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这些诈骗套路正盯着你的钱袋子
在信息时代,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像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网络交友等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诈骗分子紧跟热点,利用新科技行骗。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承···
2025-08-19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当下,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如同暗处的“陷阱”专盯我们的钱袋子,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
金融类诈骗很常见。当收到“精准扶贫银行卡”“退税邮件”时,千万别轻信。“区块链稳赚”也是骗人的话术。还有要求下载“中银会议”等 APP 的情况,要仔细识别。这些都是诈骗分子利用人们对金融信息的关注设下的陷阱。
网络刷单诈骗也屡见不鲜。骗子以轻松高额回报为诱饵,先让你做简单任务并给小额返利,让你尝到甜头。等你放松警惕,就诱导你大额刷单,然后以各种理由拒绝返款,甚至消失不见。很多学生和宝妈想赚外快,容易陷入此类骗局。
冒充公检法诈骗危害极大。骗子伪装成警察、检察官等执法人员,称你涉嫌严重违法犯罪,要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核查,否则面临逮捕等后果。不少人因害怕而未核实就转账,导致钱财损失。
网络交友诈骗也不少。骗子在社交平台打造完美人设,与你建立恋爱关系,获取信任后编造理由借钱,如生病、家里出事等。你转账后,他们就找借口拖延还钱,最后消失。
诈骗分子还“与时俱进” 玩高科技、蹭热点。像刷短视频点赞、AI 换脸视频、实体黄金投资、共享屏幕、共享充电宝、数字人民币等日常操作,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诈骗手段。“中奖短信”“猜猜我是谁”式诈骗已成过去式,新型骗局不断出现。
面对这些诈骗套路,我们要做到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承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和转账。遇到可疑情况,及时与家人、朋友商量,或向警方咨询。同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 APP ,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短信。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生活才能更安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
在信息时代,诈骗手段花样百出。像网络刷单、冒充公检法、网络交友等诈骗套路层出不穷。诈骗分子紧跟热点,利用新科技行骗。大家要提高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承···
2025-08-19
2025年8月,A股时隔10年再现成交额与两融余额双破2万亿。与2015年杠杆牛不同,此次“机构牛”特征明显,居民储蓄与外资成重要支撑。后续居民存款与理财到期或释放···
2025-08-18
近日,多部门联合发布金融新规,取消5万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登记要求。但部分银行仍因防诈骗等考虑,坚持登记。不同银行规定不同,反映出便民与风控的平衡博弈,未来···
2025-08-17
近期A股行情火热,新股民纷纷入场。7月上交所新开户数大增,沪指突破关键点位后波动。文中讲述布丁、刘明、王小薇等新股民经历,有赚钱兴奋,也有亏损失落,甚至···
2025-08-16
2025年8月13日央行数据显示,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企业存款也减少,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却暴增。钱从银行“搬家”,A股开户暴增资金进场,原因是存款利率低和房···
2025-08-16
最新资讯
小心!这些诈骗套路正盯着你的钱袋子
时隔10年,A股再现“双2万亿”,牛市新局启幕
多家银行回应存取款超5万登记新规,引发广泛关注
“恋爱都不想谈了”!新股民跑步入场,悲喜交织逐梦股市
7月居民存款减少1.11万亿,钱都流向了哪里?
两项贴息政策齐发力,助力消费市场繁荣
美股三大指数收涨,纳指与标普500续创新高
中央首推“双贴息”政策,激活消费新动力
沪指强势突破3674.4点,创近四年新高
多项贷款贴息政策出台,助力消费与服务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