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185亿竞购德国超市,京东出海提速

发布于:2025-07-26 阅读:1
近日,刘强东加快京东出海步伐。拟185亿竞买德国电子产品零售龙头Ceconomy,还传出40亿港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Ceconomy业务广、客户多、有自有品牌。不过收购面临大股东态度、资金等问题。京东国际化战略清晰,此次若成将获资源加速转型。

近期,电商圈一则重磅消息引发广泛关注。7月24日,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发布声明,称正与京东就收购事宜展开洽谈。刘强东拟以每股4.6欧元的价格入股Ceconomy,相较其23日收盘价,溢价率高达22.7%。

德国超市Ceconomy

Ceconomy可是欧洲电子产品零售龙头。它擅长销售电脑、手机等3C产品,经营着MediaMarkt、Saturn等超市。其根系庞大,总部在德国,主要在法国开展业务,在西班牙、葡萄牙也有生意,共拥有1000多家门店。官网显示,每年接触消费者超过22亿次,拥有4300多万忠实客户。

而且,它还具备产品开发能力,孵化了自有品牌PEAQ、KOENIC、OK和ISY,能给消费者提供高性价比商品,利润率也不错。财报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Ceconomy半年的销售收入为128.2亿欧元,同比增长4%,利润(经调整息税前)也上升至2.9亿欧元。

不过,刘强东要拿下Ceconomy并非易事。Ceconomy股权结构复杂,第一大股东是凯勒哈尔斯(Kellerhals)家族,持股27.9%;第二大股东为德国汉尼尔家族控制的弗朗茨·汉尼尔(Haniel)股份;第三大股东是与麦德龙创始人施密特家族关系密切的基金Meridian Stiftung。一些大股东对向京东出让股份持犹豫态度,这可能会导致交易夭折。

与此同时,消息称京东拟以40亿港元的价格收购香港佳宝,协议已签订,但京东表示实际交易金额远没有这么大。佳宝成立于1991年,在中国香港共有90家门店,员工总数超1000名,主营急冻家禽肉类、海产,以及粮油杂货、蔬菜、水果等。

香港佳宝

京东入主佳宝后,将收获其门店资源和相关物业。佳宝创始人林晓毅曾投资大量物业,部分用作零售门店,以降低运营成本。京东可以借助供应链优势,改造门店,更好地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其实,刘强东很早就在做出海业务。2015年,京东就在印尼上线了JD.ID网站页面。不过,过去十年,京东在东南亚市场做得并不成功,一些项目因种种原因放弃。

但如今,刘强东的态度已悄然转变。他在6月专门放话,国际化是未来最重要的方向之一。7月,这两笔大并购就现出眉目。他认为国际业务得靠团队,核心管理管理层有17名成员,有人在国外生活和工作多年,大家彼此互补。

刘强东规划了清晰的出海路线。他表示京东几乎所有业务都是围绕供应链来做,现阶段,集团在欧洲运营三年,基本建成基础设施,到2025年底或明年能够营业。他提到海外拥有超过2000名员工,还计划将1000个中国品牌带到国际市场。

京东出海

京东出海的优势在于供应链能力。一是采购能力强,与中粮、益海嘉里等大品牌合作形成规模效应;二是物流配送高效。截至2024年底,京东物流拥有超100个保税仓库、直邮仓库和海外仓库,总管理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海外仓已覆盖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

这次,如果能顺利拿下Ceconomy和香港佳宝,刘强东在海外就多了两大根据地,京东也将加速从“中国供应链输出”向“本地化运营”转型,其“全球供应链帝国”的构想也将离现实更近一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刘强东 京东 德国超市Ceconomy 香港佳宝 出海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