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AI人才争夺战白热化,华人科学家成焦点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2
近期,硅谷AI人才争夺战白热化,Meta以天价薪酬挖角OpenAI等公司人才。全球顶尖AI专家稀缺,华人科学家在这场竞争中表现亮眼。巨头们的抢人行为使行业薪酬飙升,也引发了对薪酬泡沫的担忧。这场战争本质是AGI王座的提前竞逐,谁能赢得人才,谁就掌握未来。

近期,AI人才市场波澜壮阔,OpenAI至少8名研究员遭Meta“天价”挖角,不仅让公司罕见“停摆一周”稳定军心,更将硅谷AI人才争夺战推向白热化。

AI人才争夺战

在这场争夺战中,AI人才的薪酬飙升到令人咋舌的地步。Meta为打造新的超级智能实验室,向一些AI研究人员提供高达四年3亿美元的薪酬包。Meta的AI工程师年薪区间为18.6万 - 320万美元,超过OpenAI的21.2万 - 250万美元。

为何顶尖AI人才如此稀缺?《财富》杂志指出,全球顶尖AI专家不到1000人。硅谷资深人力资源专家Tom Zhang博士表示,只有在OpenAI、谷歌、Meta等公司的核心团队工作过、并且担任团队带头人,才能被称为“顶尖AI人才”,进而拿到“天价薪酬”。

Meta的挖角行为引发了OpenAI的强烈不满。OpenAI首席研究官马克·陈称,感觉像有人闯入家里偷走了东西;首席执行官山姆·奥尔特曼公开指责Meta为挖走员工开出高额签约奖金。但Meta首席技术官否认了这一说法,称天价薪酬只针对“极少数的高级领导岗位”。

华人科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华人科学家在这场抢人大战中表现亮眼。Meta新拉来的团队里很多是中国名校出身,如毕树超、余家辉等。苹果被Meta挖走的彭若明也是华人,Meta为挖他据称开出了超过2亿美元的总包。此外,还有常慧文、任泓宇、Ji Lin等华人研究员被Meta从OpenAI挖走。

各大巨头为了争夺AI人才,手段多样。Meta通过投资公司“买人”,还对单个人才报价毫不手软;谷歌收编AI初创公司Windsurf的核心团队;OpenAI则从特斯拉、xAI、Meta反挖人才。

然而,这场人才争夺战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一方面,高薪引发了行业对薪酬泡沫的担忧。Hugging Face联创兼首席科学官托马斯·沃夫指出,硅谷人才成本失衡;Tom Zhang也表示,薪酬泡沫风险确实存在。另一方面,普通工程师面临被裁、价值被边缘化的危机,巨头们“边裁边挖”,将资源投向AI项目。

AI人才

这场AI人才争夺战的本质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王座的提前竞逐。谁能在这场战争中赢得人才,谁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占据优势。得华人者得未来,而支票本厚度决定实验室温度。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AI人才争夺战 硅谷 华人科学家 Meta OpenAI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