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申遗失败传闻背后:真相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1
近期网传韩国申遗失败,引发大众关注。但经核实,消息中‘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非正规机构,联合国教科文官网也无相关依据。韩国常‘偷’中国文化申遗,我们应追求真实民族自豪感,构建文化自信。

近日,中文互联网上一则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称‘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于2025年5月30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137项证据,质疑韩国五项非遗项目的原创性,并要求韩国在45天内提供千年传承证据’。后续还出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闭韩国申遗通道’‘韩国5项非遗被除名’等说法。

韩国申遗

这一消息着实让国人振奋,毕竟韩国‘偷’中国文化的行为由来已久。从汉服、泡菜,到端午祭、春节,韩国几乎无所不‘偷’,甚至试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新解构,在国际上搞出‘春节是‘Lunar new year(农历新年)’不是‘Chinese new year(中国新年)’的说法。

然而,韩国真的申遗失败了吗?首先,所谓的‘中国文化遗产鉴定中心’并非在我国民政部登记过的正规机构,民政部官网也提醒该组织未在民政部门登记,需注意风险。其次,通过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查询,截至7月21日,韩国独自或与其他国家共同入选世界非遗名录的项目共有23项,一些被传‘被除名’的项目仍在数据库中。甚至2026年韩国申请的‘韩纸(高度类似我国的宣纸)制作及相关文化实践的传统知识和技能’也还在列。

中国文化

同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查询与韩国非遗项目相关的新闻,也没有关于‘韩国申遗失败’的结果。按照联合国的工作程序,撤销非遗资格手续复杂,若有此类情况,教科文组织会发布正式书面声明,而目前并未查询到相关声明,所以基本可以确定这是一条假新闻。

早在2016年,我国文化部就指出,非遗申报不是商标注册,目的是‘共享’。多国拥有同源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他国家仍可单独申报,如2008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后,2009年我国的端午节也申遗成功。

文化传承

当下全球流行‘赢学’,但靠谣言构建的‘赢学叙事’虽短期有效,长期却后患无穷。我们应追求真实的民族自豪感,构建文化自信的新范式。中国拥有众多非遗项目,像昆曲、中医针灸、龙舟节、太极拳等,每一项都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我们要更加重视对自身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韩国申遗 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 非遗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