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6名学生矿区参观溺亡,格栅板“脆弱”之责谁担?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1
2025年7月23日,东北大学6名学生在内蒙古矿企参观时,因格栅板脱落坠入浮选槽溺亡,1名老师受伤。格栅板“脆弱”背后是责任链条模糊,建设、施工、管护、监管单位都可能有责任。此次事故为安全生产和学生实习安全敲响警钟。

2025年7月23日上午,一起令人痛心的事故发生在内蒙古的一家矿区选矿厂。东北大学6名大三学生和1位老师前往该矿企参观学习浮选工艺,然而,意外突然降临,他们脚下的格栅板突然脱落,6名学生全部掉进十几米深的浮选槽里,不幸遇难,带队老师重伤住院。

格栅板

格栅板,作为安装在浮选槽上的一种构件,一般由金属制成,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对浮选槽内的矿浆流进行稳定和引导,防止矿粒沉槽,还能起到消泡的作用,类似下水道井盖,工人依靠它走动、操作设备,所以要求其材料要抗腐蚀、耐踩踏。但此次事故中,格栅板却直接脱落了。

浮选槽中的不是普通的水,而是矿浆混合物,含有化学药剂和重金属离子,具有腐蚀性,且密度较大。人一旦掉进去,就好像陷进水泥里一样,越挣扎沉得越快。而且,为了使矿浆更均匀,槽内一般都会配有高速旋转的搅拌机,业内人士表示,人掉进浮选槽,基本没有生还的希望。

那么,这个格栅板为什么会脱落呢?网上有一种说法是人员超载。该车间平时只有二三十人,但参观当天,学生比员工还要多。如果格栅板上硬挤了7名师生,可能板子会受不住,从而发生脱落。不过,据极目新闻报道,该公司选矿部浮选车间在今年2月份完成了一二系列混精二层平台地面格栅板的更换,不存在使用太久生锈的情况。所以,问题很可能出在安装上,比如螺丝没拧紧、焊接糊弄了事、新板子安装不合格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板子脱落。当然,具体原因还得等官方的调查结果。

学生溺亡

这起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安监部门、教育厅和学校都迅速介入调查。经初步了解,直接原因是掉下去的那块格栅板底下焊接处早就有裂缝,但之前没人发现。企业称今年2月刚修过,其实只是换了局部,并未仔细检查所有焊缝。而且,这个平台连能站几个人都没写清楚,学生们一起上去时,格栅板扛不住就断了。

更令人气愤的是,学校和企业签的安全协议里,连有人盯着学生安全、出了事怎么处理都没写明白。目前,涉事矿区全停了,企业的安全副总、车间主任和当天负责看护的人都被采取强制措施。学校也停了所有去矿山的实习,专门成立了小组处理家属的事宜。家属们正在和企业、学校谈赔偿,按国家规定走流程。

从这起事故可以看出,格栅板“脆弱”的背后是责任链条的模糊。首先,建设单位需对格栅板的质量选型负责,若为压缩成本选用不合格产品,应承担源头责任;施工单位若存在安装不规范、偷工减料等问题,需为施工质量缺陷担责;管护单位是日常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定期巡检、维护保养是否到位直接决定格栅板的安全状态,失职失察必然要承担管理责任;监管部门需履行监督职责,对格栅板的生产、安装、运维全流程监管是否缺位也影响着安全防线的牢固度。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是安全第一责任人。如果企业存在格栅板隐患不排查、参观者不配防护装备、安全培训走过场等情况,就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管理层恐怕要坐牢。另外,学校也有一定责任。学生是否清楚浮选槽的危险,安全风险学校是否告知,签实习协议时安全责任是否写清楚,实习参观是否有安全预案等,这些方面如果存在问题,学校也要担责。

类似的学生实习安全事故以前也发生过。每次都说要严查,可还是重复出事。教育部最近在搞高校实习检查,这次事故肯定会推波助澜。以后学校组织参观可能得先过层层审核,连厂里地面铁板多厚都要查。

这起事故给所有人敲了警钟,安全不是挂在墙上的标语,而是要实打实检查每个螺丝、每个焊点,管住每个细节。校企合作不能光看经济效益,安全这根弦必须时刻紧着,只有明确各方权责,建立闭环机制,才能守护公众安全,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格栅板 学生溺亡 安全生产 责任认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