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诊断:颜值生意的热潮与挑战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2
色彩诊断近年成热潮,在明星网红带动下破圈。它能帮人找到色彩搭配规律,提升造型质感。虽收费高、设备成本低且是低频生意,但从业者通过融合多领域、提供情绪价值等方式挖掘潜力。不过行业乱象待解,其能否长红值得关注。

在当下“颜值至上”的时代,有一门名为“色彩诊断”的生意悄然兴起并迅速走红。“春天太艳丽、秋天太浓烈、冬天太凌厉,所以你是夏天型。”这里所说的春夏秋冬并非气候知识,而是“色彩诊断”的分类。它通过分析个人肤色、发色和瞳孔颜色之间的关系,结合色彩学划分出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冬季型这四大类型。

色彩诊断

一般而言,春季型人自带温暖明媚之感,适合明亮轻快的颜色;秋季型人则与暖调大地色适配度更高。通过这种测试,个人能了解适合自己的颜色及搭配规律,大幅提升整体造型质感。

早在2023年,色彩诊断就在韩国十分流行,女团成员智秀做色彩诊断的相关图片吸引不少中国粉丝去韩国体验同款。2024年4月,“郭敬明跨界开妆造店,1388元色彩测试是智商税”等话题让色彩诊断在国内彻底破圈,各类色彩诊断妆造店也开始活跃在公众眼前。

追求美的年轻人不断推热色彩诊断话题。小红书上,“色彩诊断”“色彩测试”话题浏览量突破2亿次,抖音上相关话题播放量近4亿次。爆火一年后,色彩诊断不仅未“退烧”,还融合了直播带货、色彩疗愈、素人改造、提供认证培训、陪购等领域,衍生出诸多赚钱门路。

颜值经济

目前,为高价色彩诊断买单的主要是年轻女性。除了想get明星同款的粉丝群体,网红博主以及有出镜需求的人也较为关注。色彩诊断的爆火与明星经济密切相关,2023年韩国爆火时,就有不少粉丝前往体验,彭博社报道称其成了韩国旅游业新增长点。

在消费体验上,色彩诊断争议不断。虽有人认为它能帮助选取合适色彩,但“没惊喜”“性价比低”“结论片面”等质疑也引发共鸣。实际上,色彩诊断基础理论——四季色彩理论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1974年由美国卡洛尔·杰克逊女士发明,后经英国、日本发展并引入亚洲市场。

进行色彩诊断所需设备主要是色布、色卡,成本不高。一家色彩诊断店全套专业色布售价5000 - 7000元,电商平台基础款色布套装仅100 - 300元。在成本和理论透明、门槛不高的情况下,测试结果价值考验色彩测试师能力,他们需有扎实理论、丰富经验和审美,能给出专业建议。

看似低成本的创业门槛,让不少创业者嗅到机会,一些色彩诊断门店开启培训生意。但色彩培训证书未形成统一标准,行业乱象滋生。而且色彩诊断是低频生意,消费者体验后复购率低。

情绪价值

尽管低频,色彩诊断仍向各大妆造店、时尚空间、摄影店蔓延。从业者认为它一直是时尚妆造必要环节,如今因消费者对美的追求更强烈而独立出来。颜值经济规模庞大,随着消费从“追赶潮流”转向“认识自我”,色彩诊断有望撕开万亿级市场缺口。

为应对行业乱象,不少从业者通过融合色彩疗愈、心理学等知识,为消费者创造更好体验,增加复购概率。比如Sanbi将色彩诊断结果与色彩疗愈结合,出具报告时结合用户喜好和生活场景给出建议,让结果更有人情味和实用性。

《情绪消费崛起:2025年市场格局与未来走向》显示,中国情绪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万亿元。色彩诊断行业持续扩容,从业者需结合“情绪价值”趋势,提升反应力和创新力,实现消费者对专业服务与审美需求的双向奔赴,让色彩诊断真正成为经得起推敲的美学服务。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色彩诊断 颜值经济 色彩测试 情绪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