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电动自行车国标9月1日实施,全方位保障出行安全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1
2025年9月1日,“史上最严”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将实施。它从车速、防火、防篡改等多方面革新,如限速25km/h、超25km/h自动断电,提升阻燃性能,杜绝非法改装。还明确充电安全要求,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塑两轮出行安全边界。

2025年9月1日起,号称“史上最严”的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将正式实施。这一新国标从多个方面对电动自行车进行了全面革新,旨在提升车辆的整体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新国标的核心在于严格的速度限制与智能断电机制。根据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设计车速被限制在25km/h,一旦车速超过这一阈值,电动机将自动切断动力输出,强制车辆降速。这一创新设计直接针对长期存在的超速问题,过去部分厂商通过预留动力冗余或软件漏洞,使车辆可通过非法改装实现超速行驶。新标准通过硬件限制与软件监管的双重手段,封堵了这一安全漏洞。在7月11日北京积水潭桥专项整治行动中,交警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电机参数,对32辆存在违规提速行为的车辆开具了罚单,这表明新规未施,执法准备已先行。

在防火安全方面,新国标进行了全面升级。文件大幅提升了电气回路、电气部件、电池仓等关键部件的阻燃性能要求,其中,塑料件总质量占比被严格限制,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这一规定旨在降低车辆易燃风险,从材料源头提升防火能力。对于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车型,整车质量上限从55kg提升至63kg。国家电动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李明指出:“增加的8公斤重量,让制造商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将续航里程从50公里提升至60 - 70公里”。

防火阻燃

为根治非法改装乱象,新国标增设了严格的防篡改条款。标准明确禁止预留任何形式的改装接口,并新增多项防篡改设计要求,具体包括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三大防篡改重点领域。这些技术约束旨在确保车辆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生命周期都处于合规状态,切断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改装灰色产业链。

在配套标准《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GB 42295—2022)中,充电安全获得专项强化。该规定明确禁止将充电器设计为车载形式,规避因车辆移动中充电引发的安全隐患。同时对电气线路的安全性及防火性能提出了更高标准,从源头规避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火灾风险。据行业统计,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自燃事故三年间激增3倍,新规通过分离充电装置与车辆本体,降低电路过载风险,为用户创造更安全的充电环境。

充电安全

新国标的出台源于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作为全球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第一大国,截至2024年底保有量已突破3.5亿辆。然而行业“大、重、快”的发展趋势带来严重隐患,超速引发的交通事故年均增长12%,自燃事故频发,非法改装市场形成庞大灰色产业链。政策制定部门通过两年调研,收集1.2万份消费者问卷,进行37次专家论证,最终形成涵盖38项技术指标的完整安全体系。

新国标设置了明确的生产和销售过渡期。在2025年8月31日及之前,企业可自主选择按旧标准或新标准生产;9月1日之后,所有新产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标准。2025年12月1日起,禁止销售旧国标(GB 17761—2018)车辆,商家需清理库存。对于消费者而言,已购非标车辆不会被强制淘汰,各地政府将通过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更新。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电动自行车新国标 车速限制 防火阻燃 防篡改设计 充电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