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永信被查:揭开少林寺商业化背后的宗教乱象

发布于:2025-07-28 阅读:3
2025年7月27日,少林寺管理处通报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释永信曾创办少林资管,涉足多领域投资,嵩山少林寺也因商标注册引发争议。此次事件暴露宗教管理问题,引发关注。

2025年7月27日晚间,一则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少林寺管理处发布通报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还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门联合调查。

释永信

释永信16岁出家,34岁任方丈,其随电影《少林寺》爆火起家。他全面主持少林寺的寺院事务工作长达38年。早在2015年,他就曾被举报私生活混乱,当时称其有2个户籍和2个身份证,还有两名“私生女”,但最终调查结果是“不涉及违法犯罪,无私生女”,没想到十年后却曝出“有私生子”。

释永信的商业版图也十分庞大。1998年7月,他成立了河南少林寺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营旅游资源及产品开发等业务。2008年12月9日,创办了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自1999年以来,累计对外投资公司16家,最大单笔投资金额达1600万元,总额近8000万元。2008年5月,“少林欢喜地”开设淘宝店,经营佛教用品、武术用品等,一套《少林武功医宗秘笈》售价高达9999元,不过目前该淘宝店已搜索不到。2014年,中国手游集团与少林资管合作,研发少林相关题材游戏。2022年4月,少林寺旗下公司以4.52亿元底价拍下郑州市郑东新区一块宗地,“少林寺进军房地产”引发舆论热议,同年释永信退出了该公司投资股东行列。

少林寺

此外,中国嵩山少林寺的商标注册情况也备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嵩山少林寺广泛布局商标,从1997年起至2020年9月13日,共计申请了666个商标,像“少林寺”“少林”“少林功夫”等商标都有涉及,有些甚至是全品类注册。不过,其也曾因“涉嫌误导”被商标评审委员会驳回注册申请,比如2004年申请注册“少林藥局SHAOLIN MEDICINE”商标,使用在方便面、茶、咖啡等商品上,最终被认定易使消费者对商品性能等产生误认,有不良社会影响。同时,嵩山少林寺强势维护自身商标权益,还被指有抢注之嫌,如对“东少林”“西少林”“南少林”“北少林”等商标的注册。

从宗教角度来看,释永信事件并非孤立。宗教内部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如宗教管理制度存在严重缺陷,缺乏有效的权力轮换机制与监督体系。释永信长期占据宗教权力核心,这暴露出更深层次的宗教管理问题。部分宗教场所成了利益中心,资源与权力被少数人掌控,形成“家族化”“派系化”“集团化”管理模式,阻碍了宗教自身的健康发展,也让外部监管难以介入。

宗教腐败和利益固化还带来了严重后果。宗教场所财务管理混乱,功德箱等资金来源缺乏公开透明机制;宗教人员任免等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导致内部权力斗争和对异见者的排挤。国家虽多次出台政策遏制宗教商业化倾向,但效果不佳。

宗教管理

要治理好宗教,需从多方面入手。收回宗教经典的解释权,允许多种方式解读,国家在涉及国家利益时拥有最终解读权。加强宗教场所负责人轮换制度,避免权力长期被特定人员把持。加强财务监管,让资金流向透明化。建立宗教人员的权力共享机制和信众监督体系。还要加强从严治教,推动宗教场所在地政府联动治理。

释永信事件让我们看到宗教不应成为腐败的温床,宗教治理刻不容缓,唯有制度清晰、监管有力、文化重塑,才能守护宗教的神圣性,重建公众对信仰的信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释永信 少林寺 宗教商业化 商标注册 宗教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