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沉浮:“小马云”范小勤的流量人生与现实困境

发布于:2025-07-18 阅读:2
十年前,范小勤因神似马云走红,成“小马云”。走红后经历诸多波折,被过度消费,还被诊断智力二级残疾。如今17岁的他,生活仍受“小马云”标签影响,全家靠拍视频维持生计。这一现象引发对流量经济和弱势群体保护的思考。

在网络世界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存在——“小马云”范小勤。他曾因一张酷似马云的照片而一夜爆红,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小马云

2015年端午节,在外务工的黄新龙回到江西吉安永辉县严辉村老家过节。见到7岁的小表弟范小勤时,他惊讶地发现范小勤长得极像马云,便拍了照片发在微博上。没想到,这张照片迅速引发大量关注,马云也发微博称“像是在照镜子”。从此,范小勤一举成名,有了“小马云”的称号。

当时的范小勤并不知道互联网上发生的一切,他还在跟着父亲范家发干农活。范家发是个老实勤劳的农民,但命运对他十分残酷。20岁时,他被毒蛇咬伤,因家境贫寒未及时治疗,最终右腿截肢。后来,他娶了患有小儿麻痹症且瞎了一只眼的张丽,两人生下两个儿子。范小勤的成名给这个贫困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挑战。

流量经济

爆红后的范小勤成了网红和商家眼中的“香饽饽”,每天都有人来村里拍视频,他的衣食住行都成了“广告位”。他几乎每天都出席各种商业活动,小小年纪就奔走在赚钱养家的工作中。2017年,商人刘长江以“资助上学”的名义将范小勤带到石家庄。然而,这背后却是对他的流量榨取。经纪公司为他开设多个抖音账号,拍摄刻意扮丑、对口型跳舞等内容来吸引点击量。2020年,家人发现他长期未入学,身上还出现不明针孔,引发“注射抑制生长药物”的质疑。

2021年,热度下降和舆论压力下,经纪公司以“身体原因”将范小勤送回农村,终止合约。此时的他被诊断为智力二级残疾,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远低于同龄人。流量狂欢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逆的身心创伤。

网红现象

回到江西后,范小勤一家的经济困境并未结束。表哥黄新龙带着他们到县城开店卖大锅菜,每月支付工资,但前提是范小勤必须配合拍摄短视频。每到周末,范小勤在县城的店铺总会被游客包围,有人把他当“吉祥物”合影,有人指挥他拍段子,结束后塞点零食或几块钱红包。父亲范家发对此既无奈又无力。

如今,17岁的范小勤仍未摆脱“小马云”的标签。他对着镜头说“想赚钱娶老婆”,这份朴素的愿望背后,是认知和现实的割裂。网友们对此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若没有当年的走红和持续关注,他的处境或许更悲惨;也有人指出这种“施舍式”的流量经济本质上仍是剥削。

“小马云”范小勤的十年,是从一夜爆红到归于沉寂的流量人生。他的经历折射出扶贫机制的反应滞后、网红经济的伦理黑洞以及弱势群体保护的失效等社会问题。当流量的潮水退去,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体有尊严地活下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小马云 范小勤 流量经济 网红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