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拉客,晚上拉货”:城市公交的自救与复兴之路

发布于:2025-07-21 阅读:1
近期,郑州公交“白天拉客,晚上拉货”引发关注。多地公交与快递合作,利用闲置运力。此模式或实现双赢,缓解公交亏损、降低快递成本,但实际操作有障碍,如公交运营调整、收费标准未明等。未来能否全国推广,值得期待。

近日,郑州公交“白天拉客,晚上拉货”的创新模式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让人们对公交车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一模式并非郑州独有,自2024年9月以来,西安、武汉、兰州、成都等地也相继展开类似合作。

城市公交

南京503路公交,每日15时30分左右从六合北站出发,除搭载乘客外,还会将六合的农特产品、生鲜食品等快递运往南京城区。原本需第二天送达的快件,如今两个半小时内就能送达主城区,并当日送到消费者手中。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东亚区首席代表刘岱宗表示,“客、货运有很强的互补性,公交和物流是可以成为朋友的”。公共交通与快递行业的融合早有先例,2023年9月,北京地铁试点非高峰时段“运快递”,成为全国首个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富余运力运输快件的案例。

快递物流

对于公交公司而言,这是一种无需新增资产、以低成本盘活现有运力的机会。城市公交系统普遍存在“峰谷差”,平峰时大量车辆闲置,将其调动起来参与货运,可为公交系统带来现金流。而快递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压力,公交系统的调度能力、运力储备、线路覆盖都是快递物流可以复用的资源,与公交合作能使快递企业的成本下降。

然而,“公交+物流”在实际操作层面仍面临不少障碍。公交公司的运营模式需从单一客运转变为客货混运,路线设计、调度系统和车辆配置等多个方面均要进行改进。成都公交集团坦言,公交体系与物流体系存在差异,驾驶模式、管理运营等都需要公交集团调整适应,合作前期需要双方大量沟通与协调。

跨界合作

此外,公交公司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其资产和运营大多有财政投入和政策倾斜。具有公共属性的公交公司能否进行商业化运作,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刘岱宗认为,公交系统应通过合理机制实现公共资源的商业化运营,减少对政府补贴的依赖。

广州公交集团是公交转型的成功案例。2024年,其非票收入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能源业务和货运业务合计贡献了44.35%的营收。该公司已构建起新能源全产业链,并在全国多地建成运营15个GSP标准医药物流中心。

公交与快递的跨界合作是城市公交在困境中的一次积极探索。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如果能克服困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有望为城市公交带来新的生机,也为快递物流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城市公交 快递物流 跨界合作 资源盘活

相关文章